西安不鏽鋼管檢驗標準
Q/HTL002-2009/07
代替QB/S002-2007/9
1主題內容與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不鏽鋼管技術要求、檢驗方法等要求。
本標準適用於不鏽鋼管。
2技術要求
2.1不鏽鋼管的技術要求除非在技術工程部提供的圖文技術資料中有特殊要求,否則按下表要求執行。
表1 常用不鏽鋼圓管外徑尺寸和壁厚尺寸允許偏差
| 外徑 | 外徑公差 | 厚度 | 厚度尺寸範圍 | 
| φ19.1 | ±0.20 | 1.2 | 1.08-1.15 | 
| φ25.4 | ±0.25 | 1.5 | 1.32-1.38 | 
| φ31.8 | ±0.30 | ||
| φ38.1 | ±0.35 | 
表2 常用不鏽鋼橢圓形管長短軸尺寸和壁厚尺寸允許偏差
| 長軸×短軸 | 長軸公差×短軸公差 | 厚度 | 厚度尺寸範圍 | 
| 33×13 | (±0.30)×(±0.20) | 1.2 | 1.08-1.15 | 
| 40×20 | (±0.30)×(±0.20) | 1.5 | 1.32-1.38 | 
| 45×25 | (±0.35)×(±0.25) | 
表3 常用不鏽鋼矩形管截麵的長、寬尺寸和壁厚尺寸允許偏差
| 長度×寬度 | 長度公差×寬度公差 | 厚度 | 厚度尺寸範圍 | 
| 30×15 | (±0.25)×(±0.20) | 1.2 | 1.08-1.15 | 
| 25.4×25.4 | (±0.25)×(±0.25) | 1.5 | 1.32-1.38 | 
2.2不鏽鋼管的長度按供需雙方在訂單合同或協議規定執行,允差為0-20mm。
2.3不鏽鋼管的彎曲度≤1.5mm/m
2.4不鏽鋼圓管的不圓度≤外徑允差的75%
2.5不鏽鋼的化學成份符合國標GB/T12770-1991
2.6不鏽鋼的力學性能指標符合國標GB/T12770-1991
2.7不鏽鋼的交貨狀態為退火狀態。
2.8不鏽鋼管表麵質量在交貨狀態下,表麵光亮一致,焊縫飽滿,無損傷。
如果存在缺陷按下表執行
表4 不鏽鋼管的表麵質量要求
| 序號 | 缺陷名稱 | 檢驗範圍 | 表麵質量要求 | 
| 1 | 下凹 | 鋼管表麵 | 下凹長度10--20mm深度≤0.15mm寬度≤0.1mm每米允許有2條,相距300 mm | 
| 2 | 凸起 | 鋼管表麵 | 凸起長度25mm高度≤0.2mm寬度≤0.2mm每米允許有2條,相距300 mm | 
| 3 | 拉痕 | 鋼管表麵 拉痕方向沿鋼管的長度方向 | 長度10--40 mm深≤0.15 mm寬≤0.1 mm,每米允許有2條,長度方向間距500 mm周長方向的間距為半個周長 | 
| 4 | 沙孔 | 鋼管表麵 | 孔徑≤0.3mm深度≤0.15 mm在25平方厘米內允許有2個,相距≥20mm | 
| 以25平方厘米為單位的缺陷個數在鋼管表麵 | 每米允許存在的缺陷數≤2,但缺陷數相距300 mm | ||
| 鋼管表麵 | 孔徑≤0.3mm深度≤0.15 mm在25平方厘米內允許有3個,相距≥30mm | ||
| 以25平方厘米為單位的缺陷個數在鋼管表麵 | 每米允許存在的缺陷數≤2,但缺陷數相距330 mm | ||
| 5 | 各類缺陷總和 | 麵積不超過鋼管表麵的% | ≤5 | 
| 6 | 局部變形 | 鋼管表麵 | 不允許 | 
| 7 | 裂縫 | 鋼管表麵 | 不允許 | 
| 8 | 夾渣、分層 接疤 | 鋼管表麵 | 不允許 | 
3、不鏽鋼圓管彎曲後的抗裂性。
3.1不鏽鋼圓管在彎曲後,彎位不允許裂紋。
4.檢驗方法
4.1外徑尺寸、內徑尺寸、外形尺寸用遊標卡尺測量;圓弧位用R規測量;長度尺寸用卷尺測量。
不鏽鋼管的壁厚用專用千分尺測量。
4.2不鏽鋼圓管的不圓度用遊標卡尺對稱測量鋼管外徑三處,以*大值和*小值之差表示。
4.3不鏽鋼的化學成份檢驗委托外部檢測機構檢驗。
4.4不鏽鋼管的表麵質量的隨機抽樣檢驗按抽樣檢驗規定執行。
4.5不鏽鋼管毛坯的表麵質量檢驗,在適應的自然光線下目測,目測距離為45±5 cm
4.6不鏽鋼管拋光後的表麵質量檢驗,按不鏽鋼管的拋光表麵質量檢驗標準執行。
4.7不鏽鋼圓管在常溫下,做冷彎試驗,以檢查鋼管的抗裂性。
彎曲角度為90,彎曲半徑以產品的彎曲半徑為標準,焊縫位於彎曲方向的內側麵。
彎曲完工後,觀察焊縫是否開裂。
 
 
 
 
 
 
 
 
 
 
 
 
 
 
